65 少年,算命伐(1 / 2)

    听闻苏妩要教自己迁居, 蔡氏不由得冷笑不已, 她原先还以为这小姑有些本事, 如今看来, 也不过是江湖术士一流, 没什么真才实学,她若是真从这间主屋搬出去了, 岂不是自认比那陈氏矮了一头?若是如此,倒还不如在这里和那陈氏拗到底,拼个你死我活,岂不痛快!

    苏妩见蔡氏目有厉色, 心知此事怕是没有什么转圜之地了,她的目光从蔡氏面上划开, 微微露出一丝怜悯, 但很快地遮掩了过去,她笑一笑道:“既然夫人不肯,那便算了,我才学疏浅, 治不得夫人, 恐怕贵府要另请高明了。”

    蔡氏不以为意, 挥挥手就要将她斥退, 苏妩在这里耽误得够久,只怕葛玄在外面等得腻烦,也不多说便洒然出门,她甫一离开, 那紧闭的大门又重新缓缓合上,苏妩有些感慨地摇了摇头,不再多想,往外面走去。

    外面候着的侍女垂头立在那里,见她出来,福了一福,要引她回前厅,苏妩跟着她走不多远,就瞧见前面有个人早在那里守着,将她在半途截了下来。

    “大公子?”苏妩挑了挑眉,目中不由带了丝问询之意。

    刘琦面上微窘,欲言又止,那婢女见机退到了一旁,刘琦这才自在一些,不似方才那般局促。

    苏妩瞥他一眼,见他肌肉僵硬,身体紧绷,心中不觉有些好笑:“阁下想是要问夫人的情况?”

    “正是,”刘琦见苏妩先开了口,暗暗松了口气,他施了一礼,面上颇见忧色,“不知母亲她……”

    苏妩见他的担忧并非作伪,心中不由升起一丝滑稽可笑,蔡氏那厢只恨刘琦碍着了她的事,欲除之而后快,而这个刘琦竟像是个傻的,还一厢情愿地做什么母慈子孝的美梦。

    刘表已被为视为无能之辈,至于刘琦,在那些磨刀霍霍的豪杰眼中,更如鸡犬一般待人宰杀了,蔡氏盛宠正隆,刘琦嫡长子的位子早就不大稳固了,若是心思不正的,只怕少不了用些手段,盼着她早死才好,这位大公子竟还心心念念着她的安危,真好比雏鸡操心着黄鼠狼的身体,真是嫌自己活得太长,苏妩先前并没怎么把刘琦放在心上,此时听他发问,不由似笑非笑觑了他一眼。

    兴许是她的戏谑之意太过明显,刘琦不由皱了皱眉,轻声问道:“可有什么不妥么?”

    “嗯……没什么,”苏妩低低笑了笑,但见他的态度极是谦谨认真,那笑意便也收了回去,她朝着那院落望了一眼,忽而问道,“夫人那院子,原先住的,是令堂么?”

    刘琦目中黯淡了一瞬,方道:“正是先慈。”

    他无意多说,苏妩也并不在意,只道:“既是如此,夫人便不当住进去。”

    苏妩这话说得颇为失礼,刘琦听得皱眉不已,想要反驳,但见她面上似乎全无机心,话到嘴边终是忍了回去:“这……长辈所为,自有道理,琦不敢有微辞。”

    苏妩“啧”了一声,却道:“哪怕令堂心里并不愿意么?”

    刘琦心中怦的一跳。

    “若父亲有命,料想先慈当也不会违背。”

    “哪怕是为了阁下呢?”

    刘琦一下瞠然无语。

    苏妩竟隐约替那位陈氏悲哀起来,可怜陈氏一心替儿子谋算,而刘琦却仍是懵懵懂懂,枉费了她一番苦心,苏妩对蔡氏、陈氏并无好恶偏向,但眼见这大公子实在蠢得可怜可爱,苏妩还是没忍住多了句嘴:“公子博学,想必是远胜于我的,《礼记·檀弓》中晋国事定然也是谙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小女也只能言尽于此了。”

    《礼记》记晋献公事,晋献公受馋于骊姬,将杀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劝申生辩白,申生以“君得骊姬安乐,辨明伤献公之心”推辞,重耳又劝他出逃,申生又惧与父亲反目,最终自戕而死,刘琦熟知儒家大典,听苏妩陡然提起这一段,面上不由愀然,惊她以刘表为昏君而以蔡氏为妖妇,但他虽然良善,却也并不愚蠢,想到自续娶蔡氏后父亲对自己的冷淡,心中一阵阵泛凉,连自己原先想问的话都沉在了肚里,他向着苏妩施了一礼,欲要再问,苏妩已是避过了他,回去招呼在一边等着的婢女。

    刘琦在原地呆立了半晌,方长叹一声走开了。

    苏妩回去的时候,刘表正与蒯越相谈,至于她那便宜师兄,早就不见人影了,见苏妩回来,似乎在找葛玄,刘表面上微赧,歉然道:“葛贤侄方才只道有事,苦留不住,却是先走了。”

    苏妩虽然熟知葛玄做派,见他走得这样干净,心中还是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瞧刘表面上颇有些过意不去,苏妩也不便说什么,只摇头笑了笑表示并不在意,她心知刘表等在这里不是因为自己面子有多大,而是记挂着蔡氏的情况,便也不卖关子,对刘表道:“师兄性急,倒是辜负将军盛情了。我方才替夫人瞧过,夫人的命相自然是极贵重的,只是她所居之地,实在与她相克,住久了只怕会有所妨害,我会在荆州停留一段时间,若是将军能说动夫人移居,不妨再找我过来。”

    刘表若有所思,权衡片刻方笑道:“贤侄女既然要留荆州,何不就在我府上住下?我这做伯父的,也好照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