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血战城濮(二)(2 / 2)

秦剑 月冷秦关 1760 字 2022-11-02

    “千真万确,秦公已经派孟明视将军帅军一万秦军驻守在了大河南岸,帮助我们守住了大河。君上,有了秦军的帮助,就算是晋国战败,我们也不用担心楚国会进入我晋国境内了。”赵衰高兴的说道。

    “好啊,好啊。”晋公重耳拍着手高兴的说道,那样子简直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

    秦国竟然会在这个时候帮晋国这么大的忙,真是让晋国君臣喜出望外。

    秦晋两国都视对方为潜在的敌人,为何秦国还要在关键时刻帮晋国这么大的忙呢?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当赵衰赶到秦都雍城的时候,秦相百里奚就已经敏锐的意识到晋楚大战将会影响到中原未来几十年的政治格局。在对晋楚两国进行左右衡量之后,秦国决定在关键时刻帮助晋国一把。原因就在于不管怎么说,晋国也是中原正统的王室嫡姓国家,而楚国则是蛮夷之邦。更何况相对楚国接连吞并周边国家的经历来看,晋国与秦国总体上来说相处的还算不错。

    于是在百里奚的建议下,秦公任好决定派兵帮助晋国守住大河北岸的领土。有了秦国的出兵帮助,晋国的底气明显足了一些。

    “君上,臣还有好事要告诉君上。”没等重耳高兴完毕,赵衰再次说道。

    “哦,还有高兴的事情,说出来寡人听听。”

    “臣在回来的路上,听说齐国也决定协助秦国在大河岸边阻击楚国向北进犯。”

    齐国这个时候也会帮助晋国?

    晋公重耳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毕竟他们现在打仗的地方距离齐国太近了,齐国并不是为了帮助晋国,而是害怕一旦楚国犯境会影响到自己国家的安危,这才不得不出兵来防止楚**队趁机骚扰自己国家。

    同时也担心驻扎在大河岸边的秦军惹出点什么事情来。毕竟上万的大军哪能安安分分的驻守在那里不生一点是非?

    这一点谁都说不准。

    于是乎,齐国为了自身的安危也顺便出兵协助秦国驻守在大河南岸。

    有了秦齐两国驻守在大河南岸,晋国还有什么担心的呢?重耳的心放下了,继续再来说说退避三舍的事情。

    “赵衰,在你刚来之前,寡人正与诸位爱卿商讨当年许诺给楚国退避三舍的事情,狐偃说退避三舍能够增加楚国的傲气有利于我们取胜,但是诸位爱卿又担心退避三舍会影响到将士们的士气;现在你来说说,我们应不应该兑现当年的承诺。”听完赵衰的话,晋公重耳便把刚才与诸位大臣商讨的事情说与赵衰。

    赵衰稍稍思考了一下说道:“臣以为君上应该兑现当年的承诺,而且这也是制胜的重要一环。”

    兑现当年的承诺还是致胜的重要一环,赵衰怎会有这样的认识?

    “君上,诸位大人,虽然这些天我出使秦国,但是对晋楚双方的情况,我还是有所了解的,也知道楚强晋弱的实际情况。所以臣建议我们应该退避三舍,一方面诚如狐偃大人说的那样,我们退让能够使得楚军更加骄横,使得楚军丧失应有的谨慎;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诸位有没有想到,退避三舍之后,我军距离秦齐两国驻守的大河南岸是不是更近了,一旦我们有失,很快就可以得到秦齐两国的军队帮助,这对于晋国来说是不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呢?”

    原来是这样。

    在场的晋国君臣一下子都明白了,大家也不再反对晋公重耳的退避三舍了。

    随后,晋公重耳指着案几上的地图对大臣们说道:“退避三舍之后,我军将到达哪个地方?”

    “城濮。”赵衰指着地图上的地方对晋公重耳说道:“君上,退避三舍之后,我军将到达卫国东北的城池城濮。臣回来的时候曾路过那儿,城濮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若我军退至城濮之后,可以对楚军造成居高临下的打压之势,还可以借助秦齐的力量来对付楚军。这里将是我们决战楚国的最佳地点。”

    “城濮?”听着赵衰的分析,晋公重耳嘴里默默的念着这个名字,“好---,我们就在城濮与楚军一战。”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