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抑或不幸 咸丰朝的历史悖论(2 / 2)

重铸清华 因顾惜朝 733 字 2022-11-02

    历史从来拒绝假设。事实是咸丰帝的“庙算”,不仅着着失灵,连他本人也化作流浪不归的亡命徒。他除了众多妃嫔,还有从民间私纳的曹寡妇之类,却只同一个宫女那拉氏生有一子。因而他根本不可能远承高祖雍正帝秘密建储的传统,如其父道光帝那样,有立储的选择余地。当然他还有一个选择,即如北国鲜卑族先辈传统,立子杀母,并借口沿袭汉武帝晚年立少子而杀其母的先例。相传咸丰帝在热河临死之际,曾密授皇后一道硃谕,谓如发现那拉氏恃子为帝而骄纵不法,便可将她处死,这证明咸丰帝是熟悉汉魏传统的,但更反证这个皇帝无能。明知满清早有“母以子贵”的太后专政传统,却不敢冒犯独子生母,而将死后预防大权旁落的希望,寄托给无子又仁柔的皇后,岂非恰给遗妾僭权开路吗?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半,正是大清帝国的生死关头。但看个人,这个皇帝应属亡国之君。然而帝国竟没灭亡。首都沦陷而王朝犹存,江山仅存半壁而帝国名义仍在,君主死于流亡而其子仍能复辟,诸如此类的悖论,怎样给出合乎历史实相的解释,至少既有的历史教科书,说法虽多,却都难以令读者信服。

    悖论已属于历史,当然不能用逻辑代替历史。历史真相如何呢?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