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反辐射导引(2 / 2)

龙战长空 阳电 1195 字 2022-11-03

    众所周知,导弹要想命中目标,分辨出目标的准确位置是起码的前提;如果连目标在哪儿都看得模模糊糊,那还能指望很高的命中精度么?

    正是因为这种制导原理上的区别,使得反辐射导弹的作战能力受到相当的限制。

    就比如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的har虽然自身技术水平较高,命中精度却往往并不像美国人对外声称的那么理想,有一部分的战果就不是直接命中伊拉克雷达设施、而是在雷达近旁爆炸的二次毁伤效应取得。

    当然,对于打击地面固定目标的har这也许算不了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要用反辐射导引的思路设计空战武器,反辐射制导空空导弹显然需要有最起码的制导精度,才能命中以数百千米、甚至数千千米时速飞行的敌机,两者之间的难度自然不可同曰而语。

    别的不谈,就说r-27p的若干次定型打靶实验结果,可以认为其基本上只能命中航线基本固定、电磁辐射基本稳定的目标,而只要目标作出机动规避、或者实施电子干扰,导弹就会出现较大的导引偏差。不仅如此,在某些测试过程中,即使目标不做任何机动或者电子干扰,导弹也会从目标近旁“擦肩而过”,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大于战斗部起爆距离,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办法毁伤目标。

    正是因为反辐射导弹的这种严重缺陷,思路上可以说是独辟蹊径的r-27p并没有像r-27r、r-27t这些同门兄弟一样大量装备苏联vvs、pvo,很多一线部队不仅从不使用这种导弹,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一种武器的存在。

    而且龙云也很清楚,基于r-27p的实际作战姓能去分析,苏联军事研究部门的普遍观点认为,在真实空战中r-27p一般也只有两种使用策略:要么是载机隐蔽接敌时,用来“偷袭”电磁辐射特征非常明显的北约预警机,要么就是在载机进入目视空战前实施多枚齐射、起到一种“震慑”敌人的心理作用。

    但是“偷袭”也好、“震慑”也罢,现在都不是龙云的目的。

    正因为对反辐射导弹的优劣有清晰的认识,他很清楚要想用r-27p对抗“slaer”的话,必须利用现实世界的最新反辐射导引技术对其进行改进;不仅如此,受限于平行世界里苏联的电子技术水平,除了程度有限的改进导弹之外,他还需要想一些设计技巧、并制定全新的空战战术,才能真正在一段时间内应对美国人的主动弹威胁。

    经过前两天的紧张分析和学习,基本上记住了所需的技术资料和改进方案,龙云现在对这件事情已经有相当的把握;接下来,如何把这种技术作弊化为现实、反映到战场上去形成实实在在的战斗力,就要靠自己的行动了。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