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五章 火力通道(1 / 2)

龙战长空 阳电 1533 字 2022-11-03

an/spg-62,单看名字容易让人误认成一种苏制火箭筒,其实这是一种美国海军大量装备、配合ri66系列导弹使用的火力控制雷达。合众国的防空体系压力很大。提前发射导弹的操作看似简单,却对一体化作战指挥控制体系提出了很高要求。

    最起码的,任何人都能想到一点,既然空中飞来了这么多导弹,就算不考虑ri66h的备弹数,从拦截效率上考虑,每一艘“宙斯盾”战舰最好都能发挥作用、瞄准自己分配到的目标开火。

    否则,在态势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难免会出一些纰漏,有的“回马枪”分配到很多“标准”、有的却根本就没人照管。

    拦截效率之类的东西,财大气粗的也许可以不在乎,但要是一下子漏了几枚“回马枪”,就很可能对合众国的航母战斗群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这时候全舰队各防空战舰都在一整套防空指挥体系中作战,彼此间频繁联络、确认各自分配到的打击扇面,然后才根据来袭导弹的情况择机发射ri66h。

    大规模的海空战斗中,尤其是一下子面对大批反舰导弹,美国人重金打造的“宙斯盾”大概是地球上最庞大严密的防御体系。然而事实很快就会证明,即使这样一套高科技、兼十分烧钱的系统。在飞掠而至的kh-15面前也还是有些孱弱。

    矛与盾的较量,在人类的漫长战争史上,一般来说前者总是会占据某种优势,这大概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适真理。

    kh-15与“标准”,大洋上爆发的这场对决,情形也大概是如此。

    北约称作as-16“回马枪”,长度接近五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反舰导弹,本身飞行速度够快、战斗部威力也一点不含糊,对美国海军的重型航空母舰来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威胁;不过另一方面,如果单纯来一场“回马枪”和“标准”的攻防模拟――就像美国人测试“宙斯盾”系统时那样,那么后者还是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履行自己的职责,把呼啸而来的大火炬拦截在危险距离之外。

    一枚飞行速度三马赫、末段冲刺时甚至可以比肩apfsds的尖锐矛枪,乍看起来,对战舰的威胁程度极高,不过也正因为速度极快,相应的机动能力就不是太理想,在飞行中段还是容易被ri66h这样的舰队空导弹拦截到。

    用导弹拦截导弹,概率一般也不会有多高,不过对“标准”ii来讲,单枚导弹对抗典型目标的杀伤概率大概在百分之七十,如果两枚先后发射,更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在kh-15数百公里的飞行过程中,即使考虑到ri66h的射程,理论上讲,美国人也可以有至少四五次拦截机会。

    拦截机会如此之多,看起来,似乎就让红海军轰炸机的一切努力变成徒劳,实际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就是现在,成群结队飞越苍穹,一枚枚拖着明亮尾焰的暗灰色kh-15导弹正在接近,距离航母战斗群中心点只有二百公里左右,“宙斯盾”系统判定可以发射导弹,一枚枚“标准”ii伴随烟尘飞离发射单元,没有丝毫迟疑的向远方天际飞去。

    虽然来袭导弹距离尚远,“提康德罗加”和“伯克”级也一点都没吝啬弹药,簇拥在三艘航空母舰周围的“宙斯盾”战舰上浓烟四起,就在短短十余秒时间里,擅长急促开火的-41就频频发威,九艘防空舰上一下子打出去几十枚ri66h,场面虽然不能与红海军反舰导弹齐射的壮阔相比,一时间却也蔚为壮观。

    “壮观”,这词汇似乎有点别扭,不过事实的确如此。

    眼见各艘战舰上的前后发射单元井盖频开,一枚枚灰白色“标准”导弹放烟火般直刺天空,旁观者中没人能数清楚美国海军到底发射了多少导弹,但只要开了火,俄国重型反舰导弹的阴影似乎就会淡漠几分。

    眼前的威胁暂时消失,指挥中心的将官们在庆幸之余、却也还抱有一丝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