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一章 降落的意外(1 / 2)

龙战长空 阳电 1583 字 2022-11-03

驾机平稳接近重型载机巡洋舰,单手稳稳把住操纵杆、脑海中回放模拟训练时的每一次降落过程,龙云现在根本不关心数百公里开外的美军舰队损失如何,对红海军的战斗意图也没太多想法,他现在只想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su-27顺利落到6“瓦良格”号的甲板上。整架战机的降落重量大概只有十七吨,即使把进场速度再降低一些也是安全的。

    天空中的灰白巨鸟在平稳滑降,前方破浪而行的6型载机巡洋舰一直保持高航速,向西北方位全速前进,为维克托*雷泽诺夫的降落创造条件。

    舰载固定翼战机的起降。一方面自己要竭尽全力,另一方面载机舰的配合也很重要。

    为了能让并非原版舰载型的su-27平稳降落,海风凛冽中的“瓦良格”号刚刚完成一波战机回收,现在继续逆风航行;从龙云驾驶的战机座舱里远望,6那与舰岛整合在一起的巨大烟囱白烟升腾,远远看上去着实壮观。就在这一副钢筋铁骨的庞大身躯内,八台kvg-4增压锅炉正欢快的喷吐蒸汽,驱动四台tv-12-4蒸汽轮机做功,四轴总功率输出略微超过二十万马力,驱动满载排水量超过六万五千吨的舰体达到超过三十节的最大航速。

    三十节的航速。相当于让战机的允许降落速度提高了五十多公里/小时,再加上逆风的作用,作战归来的白色二十号机身十分轻盈,降落在“瓦良格”号上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一次远海作战,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两艘全甲板重型载机巡洋舰尽数出征,舰龄稍长一点的“第比利斯”号仍然受到主机可靠性的困扰,最大航速只能在二十二节左右徘徊,这个速度操作su-27k倒是还可以。毕竟红海军的舰载机主要用于舰队防空,挂载载荷和燃油加注量并不大,但是要伺候vvs头号王牌的陆基战斗机就有点危险。

    所以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舰队司令部特意嘱咐,一定要优先让中将同志降落在“瓦良格”号上,当然这一吩咐还有别的考虑。

    6“瓦良格”号,本来就是5重型载机巡洋舰的改进版本,两者外观看上去非常相似,区别似乎就在于前者没安装pesa体制的“天空哨兵”警戒雷达;一般人都会认为“第比利斯”和“瓦良格”属于同型舰。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比如舰首甲板的上翘段。5的滑跃角是十二度,实践证明这个角度还有一点保守。于是到了6就进一步加大到了十四度。…

    经过这一改进,“瓦良格”号托举战机的能力更强,重载的su-27k也可以在跑道长度一百一十米的一、二号位点起飞,那么大概放飞型机也没问题,如果中将同志还需要出击,从“瓦良格”号上起飞当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从十千米左右距离一点点接近母舰,速度放缓的su-27大约用了两分钟,前方视野中的海面波澜越来越清晰,“瓦良格”的高大舰桥逐渐接近了平视视角,一手紧握操纵杆,龙云手指戳击起落架收放按钮,他现在顾不上思考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只想先做好这一次史无前例的舰上降落再说。

    哦,当然,所谓“史无前例”,其实也没有这么夸张了。

    在喷气式战机越变越大、越来越难伺候之前,陆基战斗机与舰载机之间的差别还没有今天这么大――就比如说,作为红色帝国宿敌的美国海军早就有f-4“鬼怪”这样的例子,证明舰载机与陆基战斗机完全可以通用,如果不是因为5/6上没有弹射器,那么su-27战机直接上舰也不是一件多么离奇的事。

    正因如此,在模拟器上练习阻拦降落的时候,虽然一开始真有点不称手、操控失当而坠毁了不少次,龙云却一直很有信心。

    因为他知道,只要有阻拦索存在,一架陆基战斗机要降落在航母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如果战机本身起落架、着舰钩等配置一应俱全,哪怕su-27s在舰上降落都可以,更不要说大改款的型,只要自己把技术要领掌握妥当就行。

    不过,模拟器上练习是一回事,真驾机在平行世界里接近载机巡洋舰,一不小心就有酿成事故的风险,现在他还是很紧张,虽然还在可以控制的正常范围内。

    驾机降落在红海军的航空母舰上,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什么意外,损失战机倒还好说,如果造成降落区甲板损伤、影响母舰的战机回收作业,可就会闯下大祸;当然,这一担心其实有点多余,“瓦良格”号的飞行甲板是厚度不菲的高强度装甲钢,一般的坠毁事故还不至于造成多么严重的损伤。

    掌控座机接近斜角甲板后缘,与降落区尾标线的距离还有几百米,龙云脑海中掠过一丝“失控坠毁”的可怕景象,他很快摈弃杂念、告诫自己这些都是幻觉,在模拟器上练习多了才会这样,于是深吸一口气、略微拉杆,让视场中的助降灯光回到全绿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