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八章 缅空劲旅(2 / 2)

龙战长空 阳电 1234 字 2022-11-03

    抵达f密支那基地后,当天下午,在基地餐厅里一起吃过饭,解放军将领们在缅方接待人员陪同下参观场站及配套设施。

    一路走马观花,从绿植掩映、略显破旧的拱形机库,到样式陈旧的机场塔楼,再到外表洋溢上一时代气息、内部倒还比较现代化的“503基地作战指挥中心”,其间,龙云和一行人都挺专注,身为行内人,他们都知道这里是缅甸北方的防空指挥中枢,不仅掌握驻扎在此的f第1272中队,基地周边广袤大地的雷达站、地空导弹部队乃至落伍的高炮部队,都尽在其辖制之下。

    参观完整座基地,不知不觉,一晃两小时过去,当晚的研讨活动就分成若干小组,来自指挥岗位的将官们与f指挥官共聚会议室,而像龙云这种“一线作战人员”呢,就钻机库跑去和缅甸空军的飞行员、地勤们为伍。

    “第1272中队”,装备歼-11b的一支缅空劲旅,说到机型,龙云当然很熟悉。

    是夜,灯光管制的密支那基地里,机库内泛着一丝丝熟悉的煤油、滑油味,来自北方邻国的天空骄子们与f飞行员、地勤一道,在身形庞大的“梁龙”战机旁齐聚,交流战术心得与装备视角,言谈之间,自然也难免提到印缅边境的紧张局势,限于规则,访问团成员们的话都比较谨慎,不过谨慎则矣,对1272中队飞行员的一些问题,还是很积极的正面回应。

    1272中队,装备约二十架歼-11b战机的一支f主力,面对西边的传统对手――印度空军,力量上是有一些单薄。

    f与iaf,如果不考虑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作战意志和士气,仅就战机来讲,来自中国的歼-11b“梁龙”并不差,性能与印度空军大量装备的su-30i相近,即便雷达与火控系统稍逊,装备保养及妥善率也足以拉平这一差距。

    然而另一方面,数量对比则对f十分不利,坐拥十多亿人口,印度维持一支数百架三代、三代半战机的空军并无太大问题,倘若战况危急,还可以指望印度海军的舰载机提供支援,而缅甸国力有限,空军的总体规模还不到一百架,这种差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拉平的可能性。

    当然,所谓战争、乃至对峙冲突,从来不是一种简单的数字游戏。

    面对iaf的威胁,近日,印军战机多次越境、与缅甸空军战机几度进入目视接触,但一直以来双方并未爆发冲突,f是力图克制,而印度人呢,则身受巴基斯坦、中国两重威胁,即便一线军官头脑发热,也会被还知道些轻重的政客们牢牢攥住缰绳。

    总之,在plaaf代表团来访时,印缅双方的情况大致如此,这些国家间的较量情形,龙云略知一二、却不太感兴趣,他主要还是围着灰色迷彩涂装的歼-11b战机参观,一边和口音浓重的缅方飞行员交流,一边饶有兴致的攀上登机梯,进入座舱查看仪表盘、飞行座椅,想看看这些出口型与国内赛场上的有什么不同。

    这样看了一会儿,不经意间,年轻人有了一个意料之中的发现,那就是“非常相似”。

    和航空竞技赛场上的“梁龙”相比,来自sac的这一批歼-11b战机系出同门,都是从plaaf各部退役下来的二手货,由于航空军事技术突飞猛进,这些战机的目标探测、火力控制系统并未大改,发动机是和原版su-27同样的al-31f,使用的武器也都是一些标准配置,pl-8c、pl-12,乃至仿自gsh-301的同款航炮,就连搭载苏系r系列导弹的火控与外挂接口都一模一样。(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