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名人们都骚动了(2 / 2)

    大佬打架,木星躲在一旁瑟瑟发抖。

    她本来职责是控场,可现场硝烟味太浓,她插不进去话。

    正在此时,她突然叫出了声。

    “前两任诺奖得主,莫迪阿诺,为这件事发声了!”

    高晓柏和于桦停下了论战,都看向木星。

    莫迪阿诺,是一位法国作家,也是这几年最没有争议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他平时生活深居简出,如同隐居一般,但他在外国文学界拥有极高话语权。

    在国内,莫迪阿诺更是文艺青年的装逼利器。

    像高晓柏,在莫迪阿诺获奖那一年,就大吹特吹过,自己怎么去他的故居圣地巡礼。

    听说偶像发声了,高晓柏急忙停下来问:“他怎么说?”

    木星看着手机,说:“他发了一条很简单的动态,他说……如果诺奖要收回妥尔斯泰夫斯基、海明威·福克纳、加西亚·博尔赫斯、川端春树的奖项,那建议把莫迪阿诺的奖项也一并收回。”

    高晓柏瞪眼:“还有呢?”

    “没了。”

    “他这是什么意思?”高晓柏失神。

    “还有还有!”木星叫道,“他又发了一条动态,说,‘我曾经以为,诺奖是用以表彰那些最具有价值的无差别的人类精神结晶,而不是将自己包装成我以为的那样,实际上是对话语权力的倾轧。’”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真相更像是后者。所以,请将我的奖项一并收走,活用于你们觉得更需要散布你·们·话语力的地方。’”

    高晓柏失神过后有些失声:“他这是在抨击诺奖评委组的决定?”

    木星没有回答他。

    人家已经说得很明确了。

    如果要收走前面那几位的,把我的也收走吧。

    “又来一个!”木星叫道,“鲍勃·艾伦也发了条消息!”

    鲍勃·艾伦也是诺奖获得者。

    和莫迪阿诺不同,他是获奖争议最大的那位。

    他不是作家,而是一位歌手,词曲作家。

    他的歌,在欧美影响力极大。

    诺奖颁发给他时,曾引起了一片哗然。

    但哗然归哗然,他的歌曲,陪伴了三代美国人,影响力毋庸置疑。

    老了之后,他也依然特立独行,甚至没人知道他在哪儿。

    在获得诺奖后,他依然销声匿迹,根本没有去领奖。

    高晓柏脸上浮现出一层细汗,问道:“他、他怎么说?”

    木星念道:“他发的动态更简单,他说,幸好我没去领奖。”

    “幸好没去领奖……”

    这种对诺奖的揶揄,几乎要从文字里溢出来了。

    于桦幽幽道:“人家本来就不把诺奖当回事的人,恐怕现在更不把诺奖当回事了。”

    “还有!这些名人,都集体发动态了!”木星看着自己的手机,惊讶地说,“还有石黑雄一、三岛健,都发动态了。”

    “三岛健说,我并不将川端春树的获奖视为耻辱,川端春树的作品,是日本最古雅的侘寂美学的杰作,不管他本人是否是日本人。”

    “石黑雄一说,在得知川端春树不是日本人时,‘我感到莫大的欣慰和感动,我开始理解,我从他作品中获得的那种漂泊不定的微妙情感的来源。’”

    “‘我幼年时即移居英国,在文化上,我如同丧失家园的流浪笔者,始终存在疏离感和对自我的焦虑。’”

    “‘而川端春树这个海彼岸的华国人,却以并非日本人的身份,写出最日本的作品;对于我这个是日本人,却疏离于日本的人,给了莫大的宽慰和救赎。’”

    “‘在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后,今夜,我决定以川端春树的书伴我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