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还人情(1 / 2)

村长回想起谢温辞的模样,确实不像个心胸狭隘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

    苏末虽然不喜欢王魁星,但村塾还真就不能只有谢温辞一人。

    单独受教还是与多人一起受教的区别苏末很清楚。

    谢温辞是顾锦年的良师,苏末不是大善人,不可能拱手让人。

    「再说谢举人定是要再往上考的,若是真只留他一人,指不定适得其反。」

    村长一听也是这个理,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哪个不为自身的前程着想?

    「你说的对,是我想左了。」

    「您也是谨慎起见。」

    苏末知道村长这是听进去了,继续道:

    「明个村塾开学,还辛苦您别忘将谢举人及王魁星招至一处,商讨开学后二人的分工事宜,以免引起争执。

    还有这月钱的事,谢举人到底是县令大人请来的,又是举人,若跟王魁星一致,怕是说不过去。

    您看是您去跟谢举人谈谈,还是…」

    村长没有多想,直接道:「这事还是你来说的好,到底这村塾是你出资创办的。」

    「那成,我这就过去跟谢举人谈谈,到时候您也好记账。」

    这月钱是在收上来的束脩里扣除,除此以外,还有些笔墨纸砚的采买也是从里面扣。

    这些东西太贵,若是全靠村民们自己采买,压根供不起,苏末为了完成任务,便托陈辞海,去湖州府买价格低的来。

    买的不多,紧着用够几十个孩子用半年。

    苏末跟村民说的很明白,这下半年除了束脩,所有的东西她都包了,就当是让孩子们先去试试水。

    若是真有天赋,确定明年要继续读下去,那这些笔墨纸砚及书籍之类的,就需要他们自己掏钱。

    毕竟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村民们感激的不行,若非村长拦着,一个个都要给苏末跪下磕头。

    供孩子读书,这要在以前,那都是想都没想过的事。

    你说他们不羡慕,不心动那肯定是假的,可读书费钱呐,家里情况就这样,他们不敢尝试。

    而不尝试,自然不知道一家到底谁有读书的天赋,若是咬牙挑一个供他读书,那家里其他孩子怎么想?

    且若那孩子考取功名,记得家里兄弟姐妹的好,拉家里亲戚一把还好。

    可若考取功名,却嫌弃兄弟姐妹们是泥腿子,恨不得避而远之…

    又或是连功名都考不上…

    为一个不确定的前程,使得一家反目成仇,这样的事其他村子也不是没有过。

    「好。」

    村长点头,随后又道:「这账本你是等年底再看,还是我将束脩之类的都记录在册后就拿去瞧瞧?」

    「年底再看吧。」

    苏末和村长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村长家。

    「谢举人在何处?」

    村长接过惠娘递来的热茶,抿一口,暖意顺喉而下,整个人都舒服不少。

    ….

    「在客房待着呢,我这去请人过来?」

    村长放下茶杯,微微点头。

    「去吧,就说有要事相商。」

    「哎。」

    惠娘走出去,没一会儿就领来谢温辞。

    苏末坐在村长左侧的位置,望着谢温辞挺拔如松的身形,双眸微眯。

    原著中的谢温辞温润有礼,潜心教学,对书院的学子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