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什么逃学威龙(2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608 字 7个月前

        “是,儿臣明白了。”老六有气无力的应道。

        说着从桌上拿起一个纸袋,丢给老六道:“这是你全部的身份,还有入学的手续,都已经办妥了。下月就去国子学报到吧。”

        “父皇,千万不可啊。”朱桢大惊失色,连忙摆手道:“我老师那身子骨恁又不是不知道,真要去当这个校长,撑不了几天就得一命呜呼。”

        “哦哈哈哈……”朱元璋便大笑两声,指了指老六道:“你小子,有觉悟!好,那咱就直说了——我想让你以一个普通国子学生的身份,到国子学上学。”

        “再说咱们威震江东江西的堂堂楚王加海王殿下,岂会连这点小场面都应付不了,还要找家长帮忙吗?”朱老板说着绷住笑道:

        真的正如老贼所言,他的每一步政策都经过反复推敲,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一步步走的都很稳健。根本不会一拍脑袋,就决定在全国推广什么大政方针。

        但随着他对国事介入的越来越深,终于发现老贼掩藏在狂野行为之下的,那颗绝对冷静的心。从户帖到黄册的推行过程,就能清晰的看出朱元璋的务实与耐心。

        “他要真是阴沟里翻了船,倒也不是坏事,叫这小子每天尾巴翘到天上去,连他老子都不放在眼里。”

        “不是,我……”老六无语道:“这就是给儿臣的重要任务?”

        “那国子学的改革,是不是也要先进行调研呢?”老六苦笑问道。

        也许这就是洪武朝不断人头滚滚,清洗官场,国力却迅速恢复,国家依然变的强盛无匹,老百姓日子蒸蒸日上的缘故吧。

        待老六离开后,太子赶紧问道:“父皇,真的没跟国子学那边打过招呼吗?”

        “当然,在校期间,你不能搞任何特殊,更不能暴露身份,咱也没跟任何人打过招呼。”朱元璋沉声道:“不然一切都会变味的,你去国子学也就没了意义,也没必要参与科举改制了。”

        “那怎么办?”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瞥一眼老六道:“那就弟子服其劳?”

        “当然。”朱元璋神情严肃道:“最后参加科举的是学生,你不到学生中去,如何了解他们的状况。不了解他们的状况,又怎么能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政策?”

        “光靠你跟刘先生闭门造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先进行充分的调研,妥善的试点——科举改革就先从国子学改革开始吧。要是已经被朝廷规训过的监生们,还没法接受伱们的改革,此事只能作罢。”

        “咱可说好了,不能给老六上强度,爹是让老六去调研的,不是去受难的。”

        “没吃饱饭吗?!”朱元璋大声吆喝道。

        “你俩说的对,所以老六……”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朱桢道:“你有什么好主意啊?”

        “是,儿臣明白了!”老六只好提高嗓门,高声应道。

        “看吧……”朱元璋嘟囔一句。

        “什么?”朱标提高声调问道。

        “那当然。”朱元璋这才干笑道:“说的好像咱不是亲爹似的。”

        “是亲爹。”太子点点头,后半句没说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