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谈妥(2 / 2)

父可敌国 三戒大师 1619 字 7个月前

        孔夫子教导他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在儒家的语境里,文官们的小心思根本说不出口,只能被大儒们的大道理压的死死的。

        <div  class="contentadv">        当然不忿是一定的……

        ~~

        奉天门广场上欢庆的气氛荡然无存,只剩一片唉声叹气。

        这时,胡惟庸和曹国公带领其余朝官进了午门,来到奉天门前站班。

        见大儒们和文官们居然闹起了别扭,就像气愤的父亲和倔强的儿子。胡惟庸赶忙问宋濂:“这是怎么了?”

        宋濂便叹口气,将事情经过告诉胡相,胡惟庸便正色对百官道:“这本相就得说你们两句了——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做,没有什么大事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总想急于求成,怎么能成大事?”

        “……”沉默片刻,薛祥闷声道:“胡相教训的是,但我们此番跪门,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也要将所有的事情翻过来。皇上没全部同意之前,我们是不会起来的……”

        薛部堂话没说完,便听‘啪’的一声,他就吃了胡惟庸重重一记耳光。

        薛祥被打蒙了,捂着脸愣愣看着怒气冲冲的胡惟庸。文官们也懵了,都震惊的看着胡相。

        “一群没数的东西,以为你们跪门有多大用吗?”胡惟庸的怒喝声响彻奉天门广场:

        “本相不妨明确的告诉你们,有一点用,但是不多。反倒是为了保住你们这些人的性命,太子爷、本相还有中书省诸位,宋先生、戴先生他们全都使尽了浑身解数!”

        “宋先生还是从东阳老家,日夜兼程赶来的,进京之后马不停蹄的就开始为你们奔走,昨天到现在是粒米未进,眼都没合一下。他在急什么,我们这些人又在急什么,不就是担心你们死在这里吗?!”

        胡惟庸的水平就是比大儒们高,一番话就打消了文官们的气焰。

        哪怕再寡廉鲜耻之人,也没法在‘救命恩人’面前放肆。

        “是,你们不怕死,难道皇上就怕吗?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帝王,你们就是死一千次,死一万次,也不会动摇他的意志。”胡惟庸又语重心长道:

        “只有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才能让皇上回心转意。现在五件事里,皇上能答应两件,已经是极好的了。

        “听本相一句劝,这次就到这吧,恢复了二圣的位份,已经很成功了。天下人都会赞美你们的。可要是再得寸进尺,已经答应的两件事都有可能不作数,那你们可就要沦为笑柄了!”

        “……”文官们神情渐渐松动,不少人开始不由自主的点头。跪了一天一夜,他们也确实到极限了。这种时候特别容易听得进劝。

        而且大儒们已经先投了,他们再坚持下去,连为了孔孟二圣的口号都没法喊了。失去了崇高的外衣,还怎么争取大众的同情?

        一旦失去了大众的支持,他们在朱老板面前,就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再折腾下去,只会白白送命,还会如胡相所说,沦为笑柄。

        文官们很快想清了利害,纷纷向宋濂等大儒垂首致歉:“几位先生勿怪,我等太急躁了。”

        “是,我们听宋先生的,恁说可以了,就可以了。”

        “好,换谁跪了一天,有情绪都可以理解。”宋濂也就坡下驴道:“放心,我们只是现在不反对三项改革,他们将来要是胡作非为,颠倒纲常,辱我圣教,我们还是一样可以发声的。”

        “好了诸位,”胡惟庸便笑道:“赶紧把被子收起来,整理一下仪表,该恭迎皇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