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四方(2 / 2)

“那公子啊,是从京都来的,国子监祭酒家的常公子,原来是来咱们宜州养鹅的,可结果听说咱们边城流民多后,体恤咱们不易,便自发要为朝廷分忧呢,是个大好人。”

-

湖州。

这个大商贾汇集的地方,原本还算风平浪静,但在半年多前来了两个年轻人后,大商贾们便各个都开始昏头了。

年轻人们相貌堂堂,能说会道,从京都而来怀揣巨财,只为找志同道合之人一道出海赚钱。

消息一被放出,早有意向的大商贾们便纷纷登门商讨。

然后,不过两月,人选确定,计划制好,各人各方开始为出海做准备。

而谁来做领头人,大商贾们甚至连竞争都未有,便纷纷让给了那两位年轻人来决定。

堪称昏庸。

为什么不争呢?

因为大商贾们有脑子。

从京都而来,怀揣巨财,多智近妖,身边护卫秩序严密,大张旗鼓要筹办船队,连报纸都有宣扬,试问这样的人背后若跟朝廷不挂钩,那还有什么挂钩的?

在所有人都还不敢身先士卒的情况下,既然人家能光明正大带着他们发财,那还挑剔什么呢?

跟着干就好了啊!

所以造船,招人,汇集物资,尽快做好就能尽快出海,尽快发财了。

-

幽州。

十三边城外,属于互市的规模早已显露雏形。

在明文条例与双方守卫的保护下,幽州与北胡人民在试探之中,都各自渐渐迈出了步伐,开始在互市进行交易。

北胡人民有肉有奶有兽皮,这些东西摆在互市,总是格外受大魏百姓欢迎,尤其是知道了如何去奶腥法子的人,提着热乎乎的羊奶桶卖给幽州人民时,总能收获无数好评。

而幽州人民甚至都不用挑,但凡是他们大魏独有的各种好物,北胡就没人不要的。

互市成立几个月,消息就迅速传遍了北胡各个部落,甚至就连远方的西岐都知晓了。

西岐甚至还派人走陆地过来,只为亲眼看一看互市模样。

互市建立短短几个月,亲眼看见边关变化的卫城是感慨的。

他觉得自己输了。

当初与贤王殿下定下的约定,根本就用不了三年,只单单眼下的一切变化,但凡是心有所悟的,都会明白贤王的真正意图。

卫城知道是自己短视了。

原来想要收服北胡,其实并不需要刀剑相向。

驯化,其实也是一种手段。

即便这场驯化也许需要数十年。

但,能有这种和平稳定不流血便能收服北胡的法子,即便是数十年,哪怕是上百年,卫城也知道自己定是心甘情愿的!

所以书上说的兵不刃血,原来都是真的。

贤王远见,是他远所不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