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照相机(2 / 2)

    总得先把自家大本营建设好了,才能去带动海外发展的大哥他们不是?

    -

    今年的报纸新闻一个比一个炸裂,农业上的,教育上的,交通上的,除了开春那会儿,秋日的新闻最多。

    教育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什么时候都会说,所以大学学堂的事可以不计讨论,而关于蒸汽汽车的交通问题,因着只是报纸那么一提,除了去过京都的人见过实物,其他地方百姓基本没见过,也可以忽略不提。

    那秋日里能提的是什么呢?

    秋收。

    今年秋收可不得了,那是几乎人人脸上都有笑脸啊!

    百姓辛辛苦苦劳作,为的可不就是秋收得的那点粮食嘛,而不同往年得到的那三瓜俩枣,今年因着有朝廷下发的改良稻谷种等,以及红薯土豆,百姓收获至少比往年翻了一倍!

    一倍啊!

    这种粮食翻一倍的大喜事,是百姓从未有过的。

    朝廷税收也未改,往年缴了税只能勉强糊口的粮,换到今年,那可以说是完全能填饱一家了!

    就问这能不饿肚子的事,难道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秋收那日,不少确定了收成的百姓都喜极而泣,匍匐田间嗷嗷大哭,感谢朝廷宽厚。

    等到官府衙役过来收粮时,更有不少百姓自愿多缴。

    别说,衙役都被这场面给弄迷糊了。

    从来都只有催粮而粮食交不上的,就没有哪日是还有百姓嫌朝廷收的粮不够多,担忧朝廷吃亏而自愿多交的!

    收粮的衙役从来都不被百姓喜欢,甚至是畏惧厌恶的,头一回受到百姓如此簇拥,一个个还都有点子局促不好意思了。

    于是,等到各地收粮数目纷纷报上去后,户部发现,哪怕税收不变,但这收粮数目居然还多了上万斤!

    上万斤的粮,不多,却也能救济一方灾民了。

    知道这多出来的过程原委后,户部上下都纷纷感慨,原来百姓根本不是愚昧无知的,但凡朝廷在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百姓是能看见,能感受到,更能懂得回报感恩的!

    这就是民心的力量。

    从前他们不曾感受这份力量,不过是他们太高高在上,忘了真正俯身亲眼看看那民间疾苦罢了。

    这次的秋收开了个好头,证明良种、高产种的作用确实极大,于是魏钰之前同魏皇商议过的给佃户减租一事也提上了日程。

    大魏佃户普遍都是缴七成租,其压榨程度可谓之深。

    当魏钰在朝堂上宣布,将佃租统一改为五成后,朝堂自然是为之震动的。

    毕竟朝堂就没有哪个官员背后是没有佃户存在的。

    当触动了自身利益,再是正直的人也难免会有微词。

    可惜魏钰心意已决。

    这事他已放在心上多年,育良种、寻红薯土豆,为的就是能叫天下百姓不受饥饿之苦。

    佃户亦是人,若不能叫佃户也能填饱肚子,那他还做什么太子?

    一国储君钱权在手,态度强硬,背后又有利器傍身,加之皇帝又听太子的话,那朝堂官员除了接受还能怎么办呢?

    往好点想,这粮食都增产了,收个五成其实也还算行不是?

    屁的行!

    太子真是叫人又爱又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