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一招鲜,吃遍天(2 / 2)

  “所以连升弟亦无计可施吗?”

  可当他看见常升面上的眉头一皱,欲言又止时,朱标顿时两眼放光。

  常升或许确实没法根治这隐患。

  但不代表他没有治标的办法不是。

  似乎是感受到了朱标那炽热的目光,常升抬起眼眸,和他对上,斟酌道:“倒也不是全无办法。”

  “但只能算权宜之计。”

  朱标一挥衣袖,连声催促道:“但说无妨,快快道来。”

  “科举取仕人数有限。”

  “要想任用贤良,唯有宽进严出。”

  “所谓宽进,就是启民智,让天下百姓都能读的起书,都有资格平等参与科举的机会,重新校订《官学》也好,谋算孔家也罢,最终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但考虑到朝廷的赋税以及官员为官的精力。”

  “中举之才,年岁当有限制。”

  “但为鼓励读书,逾岁者,可同官礼遇,考取朝廷指定的部分异地地方官职,如报社分社等。”

  “此为宽进。”

  “至于严出。”

  “则是刨除了平庸之臣后,针对已经在朝廷为官,到了一定年岁,精力减退,或者提前告老的贤臣高官再行安置。”

  “就如起复韩国公一般,对这部分官员进行特意安置。”

  “以施恩之名异地返聘。”

  “安置于报社分社,或是地方闲散官职之中。”

  “如此一来。”

  “不论是天灾人祸临时抽调任命,还是承上启下,传授经验,都有了斡旋余地。”

  “如此一来,给厚积薄发之辈留有一线机会,又给君王用人窘境时临机应变的底气。”

  “还限制了官员任期。”

  “给后进官员留足了上升空间。”

  “只要驭人得当。”

  “不愁后进官员不效死力。”

  小朱听的越发入神。每逢听到精彩之处,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的光彩越发炽热,更对常升腹中锦绣有了更深的认知。”

  “至于那些返聘官员,他们为大明殚精竭虑了半生,为君者当不吝厚赐。”

  “也可传为佳话。”

  “至于如何赏赐,赏赐的内容。”

  “姐夫可还记得那批参与官学校订,操持试科举的大儒?”

  听着常升意有所指的话。

  朱标陷入了沉思。

  大儒?赏赐?

  当初是说给什么赏赐来着。

  嘶。

  朱标抽了一口凉气。

  看向常升的眼神都不对了。

  常升不以为意的笑笑,更进一步道:“牌匾,立碑都属常例,为官者与大儒们还需有些分别。”

  “若真有一生清正廉明,上承天命,下安黎庶,保境安民之贤良。”

  “就如古时状元骑马巡城。”

  “送其八抬大轿归乡,赐立生祠又何妨?”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