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所谓的罗兰定律(2 / 2)

        ……

        “罗兰先生,赛里斯魔法牌的首发销售大获成功,我们不仅把已有的现货卖光,还跟光明教会,血牙佣兵团,东莱纳当局签订了供货协议。

        现在完全就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希望能够继续扩大生产,增加供货量!”

        法师塔内,莫伯伦兴高采烈的向罗兰报告了最近以来的好消息。

        虽然罗兰并不怎么管商业上的事情,也把这份产业全权委托给了他,但是作为落魄贵族子弟,莫伯伦深深明白,眼前这位法师才是自己发迹的关键。

        一有机会,他就三天两头的往法师塔这边跑,向罗兰请示汇报,极尽殷勤。

        他可不是那种埋头苦干,到头来连名字都被领导给忘记的老黄……牛。

        “干得不错,我这边也有一个好消息通知你,那就是随着毕昇一号的复刻成功,斯考德和蒂博他们已经成功把这种魔法牌的成本打下来。”

        罗兰对莫伯伦说道。

        他的嘴角微微翘起,也由衷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是吗?竟然这么快,不是说还要一年半载才能做到这一步吗?按照之前的路线图……”

        莫伯伦先是有些惊愕,旋即却是狂喜。

        “像这种实用性的东西,增效降本,就等于提高了利润呀。”

        “没有错,市场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比普通的法术卷轴贵上几倍,已经是极限了,接下来只能从降低成本去考虑。

        至于那些昂贵的秘银卡,魔晶卡,能够用来召唤各种幻灵的幻影魔法牌传说牌,并不属于这条赛道,只能说是另辟蹊径,没有解决它本身的问题。

        他们能够做到这一步,也是我有意想不到的,看来有些东西的发展,它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成长,而是指数级的。

        以后大概每年,赛里斯魔法牌的成本和整体效能,都将得到倍数的提升。”

        罗兰没有和莫伯伦细说的是,自己感觉这东西和计算机领域的摩尔定律有些相似。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他把这种说法改头换面,变成罗兰定律。

        “每年增加一倍,这……这怎么可能?”

        莫伯伦震惊得瞳孔剧震。

        不止莫伯伦震惊,东莱纳法师塔,乃至于远在亚特莱茵和其他异世界的奥术界得知,也为之而哗然。

        “这怎么可能?”

        “法术卷轴行业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增长。”

        斯考德和蒂博两人听说罗兰的预言,却是在新闻媒体上面大表支持。

        同样支持的,还有魔导学派为首的一帮人。

        特克诺魔导设备研究所,特科诺学报,机械齿轮协会表示:“怎么不可能?魔导工业是无敌的,就是这么夸张!”

        “你们不要忘了,过去的法术卷轴行业可是手工作坊,劳动密集型产业!

        它们的成本,绝大多数体现在法师的劳动方面!”

        “可是,那些魔法材料的占比难道不大吗?据我所知,魔法墨水和魔法纸张可是很贵的。”

        “它们再贵又能贵到什么地步,就当做是几个金币一份吧,那么实际的成本也是几金币一张卷轴?

        还有,请不要忘了,魔法墨水和魔法纸张昂贵,是因为相关的产业还没有发展成型。

        手工作坊,就算产能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而如果采用机械自动化的大批量印制,对它的需求也将会是空前庞大的,到时候,大量订单必然促进相关行业的进步。”

        “话说,难道你们就不担心,那些法师会因此而失业吗?”

        “对呀,都用机械自动化印制的话,低阶法师还到哪里去找抄录卷轴的工作?”

        “可以去当冒险者,野法师啊!”

        “反正抄录卷轴本身就辛苦,相当于法师抄录与施法的劳动只值几个金币,还真不如到莱纳去,冒险闯荡,开拓荒莽呢……”

        不知怎么的,魔网上面的话题逐渐歪楼。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歪楼,而是经由摩尔定律,很自然的衍生出手工作坊与工业化的矛盾。

        众法师惊呼:“自动印刷机吃人啦!”

        很快,就有《奥术评论报》的专家学者发表评论员文章。

        “近日,著名高阶奥术师,奥术之星提名者,晨星奖得主,莱纳评议会议员,赛里斯学派创始人罗兰先生作出预言:

        今后大概每年,赛里斯魔法牌的成本和整体效能,都将得到倍数的提升……”

        他们以相对中立的视角阐述了这两派的争议,并且追溯至赛里斯魔法牌工业的前世今生。

        “印刷卷轴”这种狂想,并不是当代才有。

        早在普通纸面上的印刷术发明以来,就有法师打过这样的主意,并且孜孜不倦的加以研究。

        但由于语言文字特性,还有符文铭刻技术的限制,这些尝试毫无例外的失败了。

        一直发展到如今的奥术时代,都还没有完全攻克。

        罗兰带来了赛里斯语,甲金篆隶草楷行简一系列的文字,经过魔法化的改造之话,始有赛里斯符文。

        自然而然,这种符文也被用到了相关的探索上。

        结果却是,竟然在两名低阶法师的身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但就算如此,它的发展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的。

        最开始的赛里斯魔法卷轴成本高昂,根本没有办法在商业领域和传统的法术卷轴竞争。

        制造它的核心技术,“卷轴印刷术”,也经历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自动化印刷等等不同的阶段。

        直至罗兰的“赛里斯符文”和“符文之语”获得成功,才以幻影魔法牌的形式得到再次突破。

        结果就是从符文之语开始,斯考德和蒂博等人仿佛突然开窍,制造出了“毕昇一号”,然后又在最近成功将其进行了复刻。

        这也意味着,这项产业已经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前期研发,真正获得了商业上的利益。

        参与投资的各方,还有奥术委员会都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各种扶持接踵而来。

        它还真的有可能遵循这种定律,以每隔一段时间就翻倍的夸张速度疯狂增长,直至在十多二十次之后才迎来失效。

        到最后,就像是芯片那样,“材料成本只有10元”,附加的高额科技价值,才是其巨大利润的真正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