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 凯拉城(1 / 2)

有1个被世人遗忘的谜团,那便是关于1个未提及设置问题的神秘仪器。它并非寻常之物,而是1件被寄予厚望,却又因诸多挑战而显得摇摇欲坠的杰作。这件仪器需要悬浮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而大海的无常使得水面不断地摇晃和振动,仿佛是大自然的1场恶作剧。在这无尽的动荡中,“南北”的指向仿佛成为了飘忽不定的幻影,它们会随着天气的变幻,甚至是船身微妙的倾斜而不断改变。

然而,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却并非最令人担忧的。最令人心忧的,是这件仪器那与生俱来的脆弱性——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失去磁性。想象1下,当你正航行在前往某个遥远而神秘的彼岸的途中,突然间,那曾经指引你方向的指南针,却在1瞬间失去了它的魔力,而你,却对此1无所知。那1刻,你将如何面对那茫茫大海,如何寻找那迷失的东方与西方?这种极端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使得这件原始的指南针在实际应用中显得如此不堪1击,它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也便不足为奇了。

然而,尽管它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确定性,但它依然被那些拥有它的势力视为珍宝,严密地保护着。因为在那个航海技术尚未成熟的年代,有导航总比没有导航要好。因此,这件仪器只被安装在各国最大、最重要的船舶上,成为了1种身份的象征和实力的展示。

亚历山大,也对这件神奇的仪器寄予了厚望。他希望能够通过改进和完善它,使其更加稳定和可靠。因此,他只将它交给了他最信任的海军上将和盟友。至于玛格丽特夫人是否属于这1类人,那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亚历山大打算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将这件物品作为1张王牌,以诱使侯爵跟随他,换取这项技术的支持。在他看来,这是1份潜在的礼物,也是1场关乎未来命运的博弈。

当亚历山大拿出这件工具仔细端详时,他不禁为它的精美工艺所折服。他手掌中的圆盘是由实心铸铁精心打造而成,表面涂上了璀璨的金色,使得它显得尊贵而华丽。圆盘上的说明和线条则以蓝色和金色混合书写,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既神秘又迷人。圆盘表面覆盖着1块巨大而透明的玻璃,使得整个仪器看起来更加宏伟壮观。透过这块玻璃,亚历山大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根钢制磁针,它形状如同1颗美丽的钻石,被涂成了哑光黑色,显得既坚固又神秘。

这根磁针被放置在圆盘正中央的铰链上,无论容器如何俯仰和偏航,它都始终指向着北极的方向。这证明了它具有强大的磁性,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稳定的指向。亚历山大通过巧妙的工艺和精湛的技术,将钢内混乱的磁畴排列成1条有序的直线,使得这根曾经普通的钢针焕发出了神奇的魔力。

为了制作这根磁针,亚历山大首先找到了1块永磁体。他拥有的铁矿中蕴藏着丰富的磁石资源,这使得他能够轻松地获取到所需的永磁体。有了这个永磁体后,他就开始了对钢针的磁化过程。他拿起永磁体,确保磁体的北极朝向钢针的1端,然后沿着钢的长度朝1个方向反复抚摸钢针。这样1来,钢针中的磁畴就会逐渐对齐并指向同1个方向——北极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亚历山大并没有简单地来回摩擦钢针和永磁体。因为他知道这样做会导致磁针在上行时磁畴对准北方而在下行时对准南方从而抵消了磁化的效果。因此他始终保持着朝1个方向进行摩擦以确保磁畴的1致性和稳定性。

经过长时间的耐心操作和不断尝试亚历山大终于成功地用永磁体将钢针磁化成了1根具有强大磁性的指南针。当他将磁针用绳子悬挂起来时它自然地指向了北方的极点。这1刻亚历山大感到无比兴奋和自豪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成功地发明了世界上第1台磁罗盘——这个能够指引航海者穿越茫茫大海的神奇工具。

在漫长而孤独的航行之后,历经了十3天的茫茫海域,1片狭长的6地终于如1道希望之光,在蔚蓝色的地平线上悄然显现。那6地并非1蹴而就的浮现,而是像1幅逐渐揭开的画卷,起初模糊难辨,而后渐渐清晰。

起初,视野中似乎只有无尽的海洋与苍穹交织的壮丽画卷,那蓝得深邃、蓝得纯粹的色调,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于无尽的宇宙之中。然而,就在那海天相接的渐变之处,1个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污迹悄然出现,如同海面上的1声低语,预示着6地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船只渐行渐近,那原本模糊不清的污迹逐渐显露出实质,成为1片真实的6地。它不再是幻觉,而是确凿无疑的现实。远处的地平线,如同被魔法点亮的画布,渐渐浮现出6地的清晰轮廓。那是1片崎岖的海岸线,背景是波澜壮阔的海洋,上面点缀着无数不断移动和变化的黑点,那是海鸥、是海浪、是生命的痕迹。

在港口的左侧,1座巍峨耸立的悬崖矗立在那里,顶部覆盖着翠绿的树叶,仿佛是大自然的绿色王冠。那树叶倾泻而下,与海浪的泡沫相拥相吻,形成了1幅动人的画面。当船只继续靠近时,亚历山大惊喜地发现,在这片大6上,竟然还连接着1座小岛。那座小岛通过1座壮观的人工桥梁与大6相连,宛如1条通往未知世界的神秘通道。

雅努斯勋爵曾向亚历山大提及过这个地方,它叫做菲罗斯岛。在灾难发生之前,这座岛上曾有1座灯塔,它曾是军事基地的1部分,用于监视进出港口的船只。然而,如今这座灯塔已经废弃,只剩下木质骨架在海岸上孤独地矗立着。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成为了过往岁月的无声见证者。

当船只开始驶入港口时,亚历山大看到了海啸破坏力的进1步证据。那些曾经保护码头免受海浪侵袭的拱门已经变成了残骸,它们在海浪中上下浮动,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悲壮。有些船只必须小心翼翼地绕过这些残骸,才能避免相撞。这1幕幕景象让亚历山大不禁感叹大自然的无情和人类的脆弱。

亚历山大的船只并没有进入普通商人和商人使用的常规港口。他们选择了1个稍微向右转的航道,进入了“皇家港”——这是侯爵家族的私人港口。在那里,侯爵家的众位代表都出来迎接他。其中米兰达夫人的丈夫更是亲自上前迎接亚历山大上马。“欢迎亚历山大大人来到凯拉!”他热情地说道,“您能不远万里前来,我们深感荣幸。我是卡西乌斯大人,米兰达日夜期盼着您的到来。”

米兰达夫人并未亲自前来迎接亚历山大,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女性接见外国贵宾被认为是不合适的。此外,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留1个人守住阵地似乎是明智之举。亚历山大花了1点时间和这位身材魁梧、胡子浓密、眼睛柔和慈祥的男子寒暄了几句。他发现这位远房表亲、米兰达夫人的丈夫举止文雅、彬彬有礼,给人1种亲切而温暖的感觉。

“真是个好人!”亚历山大在心中默默评价道,“但我不知道这位领主有多好?”他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亚历山大与许多领主有过互动,并且对他们的特质有所了解。他认为卡西乌斯也许是个好人,但也许不是理想的统治者。当然,他可能是错的,但这是他得到的第1印象。

从“皇家港口”到侯爵府邸的路程虽然不长,但亚历山大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和风貌。凯拉充分体现了锡巴西斯的工程实力和城市规划的智慧。这座城市受到其悠久传统和技术的影响,拥有独特的建筑景观。那些房屋采用独特的螺旋顶部和高拱形设计,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实用坚固。亚历山大注意到的1个显著特点是这座城市大量使用了耐用的建筑材料如石头、砖块和砂浆来建造房屋而不是木材这与赞赞现在的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赞赞仍然依赖树木的馈赠。

亚历山大不知道这座城市是在灾难发生后为了建造更坚固的建筑而开始采取这1做法还是早在灾难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无论如何这座城市都展现出了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城市中心是1座庞大的公共建筑、寺庙和开放空间综合体它是该市的市政和商业中心。这个地方仿照大6上的类似建筑建造以宏伟的柱廊、大理石外墙和纪念西巴利亚诸神和著名商人的华丽雕像为特色。周围是繁华的街道和广场两旁遍布着各种商店和酒馆出售着各种当地特产如香油、葡萄酒、具有当地独特设计的陶器、矿石、石头、金属制品、豪华服装以及馅饼和各种煎饼和饺子等美食。当然商店里也有许多进口的异国商品亚历山大现在正在品尝的就是1种叫做“卡慕斯”的牛奶酒精饮料它是用蜂蜜来调味的冰凉的味道让人感觉很爽快。

除了商店和酒馆外开拉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纪念碑是其公共浴室网络。这些大型公共设施采用烧土和石头建造而成规模宏大最大的设施高达30米长宽各约300米。这些公共浴室不仅是人们洗浴的地方更是社交和交流的场所。在那里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热水带来的舒适感受同时也可以结交新朋友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这些公共浴室也成为了开拉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1体现了这座城市对人们生活的关心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