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吃鸡(2 / 2)

能被儿媳妇感激,刘氏是打心眼里高兴。

这只鸡杀了大家都吃,其实分在每个人碗里也就一两块肉,里面更多的是一些菜。

李老实一直跟徐家搭伙吃饭,自然也要吃。

刘氏看看尴尬的李老实,忙打圆场:“小菊,你李叔还是帮了家里不少事,我前几天下田打谷,磊娃子还是你李叔在照看。”

李老实是孩子王,混到现在,村里大小孩子都归他管,就连四岁的磊子也要找他玩石子。

农忙时,本就偷懒耍滑的李老实就成带孩子的了。

牵着老骡子不是在驮粮食,就是在驮孩子。

农忙时小孩子最容易出事,大人干活难免有疏忽,有他这一帮忙,让其他人放心不少。

王小菊说鸡要卖钱,也不是故意让李老实难堪。

他们这次进山找到一个村,兵荒马乱的难得来一次弹花匠,果然家家都要弹棉花,翻新被褥。

活不少,但都是别人不愿意干的苦活。

没有新棉花,都是老被褥。

那些被褥是十几年,几十年的老物件,硬得像铁板,脏就更别提了,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

徐根宝和王小菊在口鼻上蒙几层布都防不住的灰尘。

换成以前,两人可能丢下不做一走了之。

现在已经没有退路,知道全村就等着看笑话,也就鼓起勇气干下去。

钱不好挣,村民也没什么钱,于是说好每翻弹一床收五十文。

夫妻俩从早到晚能弹两床,算了算,除去棉线成本,余下还有一半纯收入。

一连干了二十天,出山时收账,村民没钱,每家用鸡抵债,一只大肥鸡就当五十文。

这些鸡拿出山能卖到七八十文一只,没有亏着反而赚了。

就是活鸡又重又不好搬,但夫妻俩还是拼命三郎一样把鸡背回来。

在路上死的鸡自己吃,活的鸡就要卖钱。

王小菊想过了,自己去梨花镇卖鸡,一定要摆摊摆到娘家嫂子眼皮底下,让她们看看,自己离开娘家没有饿死,这一趟就挣了一两多银子。

不过,她这自然只是想想,徐根有和刘氏都不许王小菊再去招惹娘家:不管怎么,做不成亲戚也别当仇人。

于是徐根有把鸡送了一只给田贵家,又给巡检站张军头送一只。

接下来就在官道路边放上鸡笼,没两天就全部卖给过路的商贩了,一百文一只。

这两天田家母子平安,大家欢喜,只有秀才娘子有些不好过了。

她还是在绣花,绣着绣着,她就停下来看眼前扇面。

还是如往常,针尖下红梅依旧飘飞,可她却感觉这些梅花像是活过来一样,多了生机和灵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