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在苹果城开店(1 / 2)

时间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经过休整的八路军各部已经计划攻击半岛了,毕竟要在半岛建设机场轰炸倭国,你总得先把小鬼子赶出去才行。

  其实随着小鬼子的南下战略的进行,半岛方面的小鬼子也已经做好了坐船离开的准备了。所以对半岛鬼子的进攻可能会很快结束。

  而我们将视线一直向东移动,来到太平洋东岸。一艘白头鹰籍的货轮进入了洛杉矶的港口。这艘万吨级货轮可谓满载而归,超过80%的货物来自于SD的岛城港。

  “上帝保佑,我们总算安全抵达了,这一路上躲小鬼子舰队太累了,我得下船好好吃一顿。”大副米勒感慨道。

  “好了米勒,大家都不容易,等会儿我请客,我知道附近有一家法餐厅不错,这一趟报酬很多,带大家享受一下美味。”船长也说道。

  “哦,我亲爱的船长,感谢你的慷慨,一会儿能喝酒吗?”二副问道。

  “可以是可以,不过法餐厅也只能喝红酒了,倒是晚上小伙子们可以去酒吧好好喝一顿,明天记得过来卸货。”

  说完大家就去享受自己美好的一天了。

  第二天一早,船员们准时回来,配合码头工人开始卸货。

  “这堆箱子里放的都是猪鬃,一会儿运到2号仓库。明天工厂的人就要过来拿货了。这些铁皮箱包装的货物直接送到火车站的4号货运站台,那里有人接收,直接把货给他们就行。”工头边对着手里的清单查看货物边对工人们说道。

  “好的,没问题老乔治。”

  猪鬃可能是二战期间华夏出口量最大的货物了,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受限于工业水平,当时的船舶上漆工艺采用的不是后来的喷漆,而是靠着人工拿刷子刷漆,同样的还包括车辆表面上漆,武器刷漆等。而猪鬃是最适合做刷子刷毛的材料。

  这些毛刷的需求量极其巨大,自然对猪鬃的需求量也大。要知道单单一个白头鹰拥有的正规制刷厂就有好几百家,就连监狱里都有自己的制刷厂。而且而那时的华夏已经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了,所以全球最大的猪鬃出口商就是华夏。

  据统计,单单是1937年到1945年,华夏的猪鬃出口外汇就达到了3000万美元,只是这些钱都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大量的猪鬃外,铁皮箱子货物也被运到了火车站。工人在搬运箱子的时候感觉并不太重,似乎除了箱子本身之外,里面的东西都很轻。不过看了一眼清单上写的纺织品后,工人们就知晓了原因。

  听说华夏的丝绸非常好,没准儿这就是些丝绸制品呢。

  “好了,别琢磨里面装的是什么了,赶紧装完货运走,咱们一会儿去喝一杯。”

  “好主意,那我快点。”

  --------------

  两天后的苹果城,街上人来人往,车辆也穿行其中。尽管战争阴云密布,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白头鹰本土并没有受战争的直接影响。当地人依然过着太平生活。

  今天,时代广场黄金位置新开了一家店。和其他商店不同的是,店名是用汉语和英语双语写成的。店名叫东方失乐园,起这个名字既说明了里面商品的来源,又使用了西方人熟悉的西方三大诗歌之一的名字。

  而这个商店就是之前说到的经济合作计划中的一项:为了能在白头鹰建造一个友好高效的沟通窗口,八路军除了派出常驻人员于此办公,建立一个长期代表处外,还计划开设一间商店,售卖光复区生产出来的民用商品,以促进两国民间人士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