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还不如生一块叉烧(2 / 2)

  冯父,“我跟你妈都什么年纪了还去上课?不去了,我们退休了。”

  冯母,“可不是,我就想种种菜,别的啥也不想干。”

  他们两口子累了,以后的日子就跟那些大爷大妈一样,没事种种菜溜达溜达,至于再回学校教书什么的.....唉,他们教了二十来年书,该休息了。

  冯书凝也是怕他们无聊了,才会提。

  “行,你们不想去就不去了,年后我公婆还有顾伯父伯母他们就过来了,到时候你们一起溜达。”

  冯父,“这倒是行,我跟你公爹还有你顾伯父他们一起钓鱼去。”

  那俩人天天钓鱼,向阳村村书记大队长对他们两口子很宽厚,不需要每天放牛。

  因此他也跟着他们俩去钓过,很有意思。

  苏荷这边也在吃年夜饭。

  一大桌子。

  因为年后就要走了,这几天做饭顾母没省着,天天吃白面要么是白米饭,菜更是。

  一顿一只鸡,一天两顿都是炖鸡肉。

  饶是苏荷这个爱吃鸡肉的都有点腻了。

  于是在年夜饭这天,改变了做法,做了个辣子鸡,还挺好吃的。

  顾建华提议,“这菜做起来也不难,可以加到咱们馅饼店菜单里。”

  顾母,“加呗,小荷炒的这个回锅肉也不错,也可以加进去。”

  “还有宫保鸡丁,梅菜扣肉。”苏荷说。

  这四个菜都是川菜,味道都非常好吃。

  “不过咱们馅饼店,主打馅饼,热菜有十几道就够了。”

  顾建华就算了一下,“目前有啥?咱爸拿手的红烧排骨,干炸丸子,麻辣豆腐,尖椒干豆腐,京酱肉丝,香辣肉丝,烧茄子,红烧带鱼,干炸带鱼,土豆丝,还有刚才说的四个。”

  “这些都是热菜,凉菜目前就想到了一个拍黄瓜,凉拌木耳,花生米。”

  顾父听着,“这些就够了,要多少菜。”

  顾母也赞同,“太复杂的我们也不会,整点简单的就行。”

  自从儿子儿媳说了让他们当厨师老板的想法后,他们两口子心态都不同了。

  开餐馆得考虑菜品,冬天没有青菜,夏天菜放久了怕坏了,比如干豆腐,当天买回来就得当天吃完,第二天吃就有味儿了。

  “行,爸妈你们看着来。”

  “不过周日时候,我也可以去店里帮忙炒个菜啥的。”

  顾建华同志对做菜还是有点兴趣的,尤其是给人做菜,他觉得他有当厨师的天赋。

  年夜饭主食不是馅饼,包了饺子,前几天吃馅饼吃的有点不想吃了。

  不过顾母说了今天过后,还是得吃馅饼。

  她现在烙馅饼越来越顺手,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年夜饭吃完,大家去院子里放了鞭炮。

  1979年最后一天就这么过完了。

  第二天,1980年来临。

  大年初一拜年串门依旧是那几家。

  要去首都了,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回来。

  顾父顾母跟顾家二房人多说了会儿话,主要跟顾二叔顾二婶。

  虽说顾母已经不拿顾二婶张秀英当对手了,但是儿子儿媳要接他们去首都养老,还是忍不住在她面前炫耀。

  “我们俩这去首都都没有聊天的人了,孩子们也是非得带我们过去。”

  “我说在乡下挺好的,建华小荷说不放心我们,说把我们接去首都了才安心,我就喜欢住乡下,不喜欢那城里,干啥都不方便。”

  顾母看似抱怨实则是炫耀道。

  俩人是妯娌,斗了大半辈子,所以张秀英哪能不懂她话里的意思,赵金枝这是跟她炫耀来了。

  不过她找不出反驳的话,虽然她生了三个儿子,但是三个儿子不如人家一个儿有出息。

  同样三个儿媳也没有人家一个儿媳好,孙子们更是,跟人家孙子天差地别。

  倒是小孙女比较争气点,考了大学,但是人家孙女更争气,高考时候还是省状元。

  而现在人家孙女努力读书,毕业后当个外交官。

  她孙女倒好直接怀孕生子了。

  她孙女要是普通农村姑娘,去婆家生了三个儿子,她会觉得脸上很有面,但是她孙女是北大学生啊!

  你一个大学生这么早生孩子干嘛啊!

  孩子出来了,但是孩子爹长啥样他们至今不知道。

  本来在赵金枝面前抬不起头,这下更抬不起头了。

  饶是心里怎么不痛快,但是张秀英是谁呀,活了六十来年,伪装嘛她最在行了。

  她笑的和蔼可亲,“孩子们让你们去,你们就去好了,孩子们也是想尽孝心嘛。”

  都说相由心生,可是张秀英仿佛天生就长了一副慈祥脸,说话也是温温柔柔和蔼可亲。

  倒是顾母说话噼里啪啦的,就像雨天下冰雹。

  而张秀英就是绵绵细雨。

  苏荷今年38了,但脑子有时候还是很单纯,就比如顾母跟顾二婶聊天,如果她没有拿剧本,一定会觉得这二婶人好温柔,心地估计也很善良。

  真是都快四十的人了,还不会看人。

  得亏顾母不是那种绵里藏针的婆婆,有啥说啥了,要是来个这样的婆婆她估计会吃大亏。

  顾母听张秀英嘴上那么说,但是她知道,张秀英心里肯定要气死了。

  毕竟她们做了那么多年妯娌,谁不清楚谁啊!

  了解的很。

  哼哼,怎么说,跟她斗了一辈子,年轻时候炫耀自己生了三个儿子,嘲笑她生了三个闺女。

  可那又怎么样,她三个闺女个个过得好,闺女生的孩子也个个都考了大学。

  儿子那更不用说了,也不知道从哪儿找来了这么好的儿媳,给她们生了两对龙凤胎孙儿。

  后来更是考了大学,顾母想想就激动死了。

  她觉得像他们家这样即使在大城市祖国首都,应该也很少。

  这得承认,他们家有点运气在的。

()

1秒记住笔趣阁:www.uuubqg.cc。手机版阅读网址:m.uuubq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