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是不是不能生啊?(1 / 2)

所以还不如去舅妈店里干几年,攒钱买个铺子,留在京市开店。

  要去京市了,虽说家里东西差不多都带走,但也不可能把屋里东西全部一个不落的带走。

  柜子大铁锅这些就得留下,这还是他们的家呀。

  哪天说不定他们就回来了呢!

  家里就交给了顾大姐大姐夫他们看,张宁想的,即使以前闹了不愉快,但到底是老公爹娘。

  关起门来还是一家人,况且这些年他们两家情况也还好了,没之前那么紧张了。

  她虽然记着婆婆没来照顾她月子,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也不在意了。

  主要在这大洼村也没别人,还有他们要去舅舅舅妈那边干活,按远近,先是姐弟,然后舅甥。

  他们得排后,不能闹得太难看了。

  对此顾大姐大姐夫俩人也没说啥,就问,“过年回来吗?”

  青木,“看情况吧。”

  他是觉得今年过年估计回来不了,不过看情况。

  倒是二儿子青林媳妇陈娟跟顾大姐嘀咕,“大哥大嫂这怎么想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京市那大地方!”

  在她看来大哥大嫂他们一家三口去京市,给舅舅舅妈手底下干活,每个月是有钱拿,但是一家三口在京市什么都没有。

  犹如水中的浮萍一样,很没有安全感。

  倒是在老家有建的砖房,有种地的地,安安稳稳的多好啊。

  去京市那大地方,看人脸色生活。

  舅妈那个扣的,工资能给多少钱啊。

  她要是像大哥大嫂一样分家过了,绝不会走,美滋滋的过自己小日子。

  顾大姐,“人你大嫂觉得村里待着不舒服,不如城里好。”

  别说陈娟不理解,顾大姐也有点不理解,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要去城里工作,在哪儿不都一样嘛。

  关键那京市,他们啥也没有。

  是看她二妹三妹几个孩子看店做生意眼馋了?

  顾大姐觉得雪儿明月晓梅他们几口子过得也并非那么好,听说是开店了,但是开店房租进货各种...不花钱吗?

  他们连住的房子都没有,租房住。

  在城里哪哪儿都需要钱!

  在村里至少喝水不用钱,烧柴不用钱,吃饭粮食菜自己种,鸡鸭猪牛自己养。

  听三妹说雪儿他们两口子开了个文具店,文具店她知道卖书本笔这些东西的。

  京市,大城市读书人多,可能赚点钱,但不多应该,毕竟书本和笔又不像别的东西,一支笔可以用好久。

  明月两口子开了卖蔬菜水果的商店,听她二妹说勉强糊口,房子铺子都要租金还要养俩孩子,可不是勉强糊口。

  晓梅张晨俩人卖包子,这个倒是应该能赚点钱。

  顾二姐也是嘴严,别人问起家里她女儿女婿在京市生活,就说是勉强糊口,一点没提买房买铺子的事。

  就连自己亲大姐也没说,导致顾大姐一直有信息差。

  陈娟一听婆婆这么说,就知道婆婆也不赞成大哥大嫂这决定,继续拱火,“大嫂是城里来的姑娘,看不上农村也正常。”

  “只是农村有农村的好啊,至少日子过得安逸啊。”

  顾大姐冷哼,“她看不上农村还不是嫁给农村人了,还生活了十来年,瞎矫情。”

  陈娟听了心里暗笑,她婆婆真是一如既往的讨厌大嫂。

  苏荷也不知道张宁青木他们何时过来,估摸着就这几天了,她写信时给说了馅饼店地址。

  他们几人过来直接去馅饼店就好。

  红军张宁青木他们几人在二十三号出发的,二十六号这天早上到了首都。

  红军之前跟着他大姐夫来过首都,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他按照信里的地址,直接来了馅饼店。

  这几人来的很早,馅饼店刚开门没多久。

  虽然顾建华接手了馅饼店,但是每天四位长辈还是会来馅饼店帮忙。

  顾母正擦着桌子做餐前工作,就听门嘎吱一声,进来了人,她虽然七十岁了,但是眼神贼好使一眼就看出来是她红军他们。

  “姥姥。”

  “你们这几点火车,到的挺早啊。”

  “我们从蒙省出发的时候晚上七点钟了。”几人聊着。

  顾母慈爱的摸了摸赵思甜小姑娘头发,

  “路上冷不冷啊,太姥给你沏奶粉。”

  以前奶粉是稀罕物,他们不舍得喝,现在也是稀罕物,不过他们舍得喝了,儿子儿媳月月给买。

  顾建华也从后厨出来,“过来了。”他倒是话不多。

  几个孩子,“舅舅。”

  顾建华,“没吃早饭吧,我给你们烙馅饼。”

  顾母也没分大小,给他们四人都沏了一杯奶粉。

  二月天还是冬天,路上挺冷的,一杯热奶粉下去他们身体暖和了不少。

  顾建华烙馅饼很是麻利,很快就烙好了十五张馅饼,“你们先吃着。”

  红军在店里看了半天,没看到他舅妈,就问

  “老舅,我舅妈呢?”

  顾母替顾建华回了,“你舅妈在家里呢。”

  又看了看时间,“这个点应该醒了,一会儿就过来吃饭了。”

  红军,“长意长安他们也过来吗?”

  红军今年二十,比长意长安大一岁,因为年龄近小时候他们玩的最好。

  只是他学习废,没跟上表弟表妹的。

  “她俩不过来,她俩在学校住。”顾母摇头。

  俩大孙儿非常爱学习,大学读完还要往上考研,虽然她不很清楚考研是什么,不过听说考了这玩意学历会上升一个层次。

  就像古代,秀才到进士。

  “行吧,我一会儿去学校找他们。”北大他可是去过的。

  几人吃着呢,就听门开的声音,“哎,你们过来了。”

  几人回头见是他们舅妈,齐齐起身。

  苏荷,“站起来干嘛,坐下坐下。”

  她睡醒了带着俩孩子过来吃早饭,“我寻思你们应该在这几天过来。”

  红军笑道,“舅妈,我们在收到苏二舅消息当天就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急啥。”

  “家里都弄妥了吗?”苏荷问张宁青木两口子。

  青木点头,“都弄好了舅妈。”

  苏荷,“那行。”

  张宁,“舅妈服装店什么时候开业啊?”

  “下个月吧,定的货还没做好。”

  “趁这几天你们好好逛逛京市。”

  “好。”

  待四人吃完饭,苏荷先领着他们去了小院,小院剩的那房间这几天也盘上了炕,炕挺大的足够睡下张宁青木一家三口。

  这小院红军看着挺喜欢,“这院里还铺了石子,挺有格调啊。”

  苏荷,“那我能找那差的么。”

  “屋里也很不错。”

  进到屋里红军看了一圈评价道。

  苏荷,“对了红军你想住那边啊?跟我们住筒子楼,还是住这儿?”

  “这儿没有多余的房间了,你要住就跟你姥姥姥爷一个炕。”

  红军没啥意见,“行,舅妈我就跟姥姥姥爷他们一起住,炕睡着暖和。”

  “那行。”

  带他们整理完东西,苏荷就道,“坐了几天车累了吧,你们先休息。”

  “晚点带你们去看铺子。”

  “好。”

  苏荷就来馅饼店这边了,有红军在张宁青木他们就算想出来逛逛也不会迷路。

  他们坐车确实累了,吃饱喝足,这炕估计也是刚烧的,暖和的很,就简单洗漱了一下,上炕睡觉。

  一觉睡到下午两点。

  睡一觉很解乏,他们这会儿就不怎么累了,红军提议闲着也是闲着。

  倒不如出去逛逛,先去馅饼店吃了午饭,出来后去了北大,长意看表哥表嫂来了,也跟他们一起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