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平乱?奖励五万北府军功!(1 / 2)

乌进孝的陈述中,三月至八月的连续降雨确实构成了一段艰难时期,对农作物收成造成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八月正值秋收季节,即使九月未完成,天降冰雹也只会伤及牲畜,对田间的粮食并无大碍,除非是罕见的大雪,否则庄稼大部分都已经收割完毕,还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呢。”

  秦可卿分析得有条不紊。

  而且,祖业大多位于东北,那时的九月相当于现在的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已经开始步入初冬,下雪的可能性更高,而冰雹则是南方常见的现象。

  她继续道。

  说到这里,贾逸突然打断:“等等,你说的是乌进孝。”

  秦可卿点头确认。

  贾逸突然明白,原来这乌进孝在原作里并非好人。他出身于黑山村,姓氏奇特,人心狠手辣,是贾家粮庄上的隐形蛀虫。

  他亲自前来交粮,唯恐儿子会投机取巧,利用贾家对老人的宽容,借机偷懒减税。

  在贾府三代无实权收益的情况下,全凭祖荫度日,乌进孝等人少交一两,贾府的银子可能短缺了。据贾珍估算,乌进孝大约拖欠了五百两,他却只承认两千五百两,这之间的差距自然落入了他们私囊。

  这些田庄的勾结,导致至少万两以上的损失,这还没计算其他物资呢。身为宁国府的主宰,贾珍无法亲自到场管理黑山村的乌进孝每日事务。接触到乌进孝的人早已被收买,贾珍无法获取有力证据。

  贾逸坚定地表态:“此事,我定会彻查。”

  "任何侵吞家族财富者,都将付出代价。”

  他的眼神犀利,决心明显。

  只有这样强势的男人掌舵,女眷们才会感到安心。

  秦可卿相信,在冠军侯的领导下,贾府必将重现辉煌,超越宁荣二公在世时的荣耀。

  毕竟他自幼浸润军旅,家中生活几乎寥寥无几,连乌进孝的真面目他恐怕都未曾目睹过。

  "我明白了。”

  贾逸的眼眸微微眯起,透出深思。

  乌进孝之事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贾珍虽然好嬉戏,却并非愚钝之人。

  要彻底瞒过他,仅凭乌进孝的一面之辞显然不够,背后必定有幕后黑手,甚至是一套精密的运作机制,专事从贾府榨取利益。

  "周瑞,你来一下。”

  不久之后,身后传来凤姐王熙凤那特有的嗓音。

  贾逸转眸望去,果然发现穿戴整齐的王熙凤,立于门边,显然是有意偷听他们的对话。

  不知是否为了与秦可卿争艳,王熙凤刻意打扮了一番,香气四溢。

  贾逸被前后两位绝色佳人环伺,内心再次蠢蠢欲动。

  "周瑞?她的级别还不够吧。”

  秦可卿柳眉微皱,对周瑞的地位略感疑惑。

  周瑞是荣府的老人,地位不高,年逾半百却未升任管家,主要负责春秋两季的地租收取,偶尔陪少爷们外出,私下里则是王熙凤的得力助手,但并未真正掌权。

  "你以为,我为何会让别人插手我的事务。”

  王熙凤轻启朱唇,带着一丝不屑,缓步走近,挽住贾逸的手臂,“我早就察觉了他的异样。”

  "听说他的家中,也雇佣了一些丫鬟做事,"她继续道,“周瑞的女儿,竟然能攀上古董商冷子兴这层关系,还经营起了自己的田产,这些钱从何而来。”

  王熙凤的眼神犀利。

  贾逸明白,这笔资金绝非少爷们的恩赐,他们的出手远没有如此阔绰。

  秦可卿好奇地问道:“周瑞家曾是王夫人的陪嫁,生活优渥些,这算什么问题。”

  "即使是地位再高的仆人,毕竟只是佣人,待遇至多也就一两银子罢了。”

  贾逸断言,话语中透露出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深刻理解。

  王熙凤说话间,贾逸脑中浮现出周瑞的形象,那并非一个品行端正的人物。

  在那个时代,宝玉去见贾政需下马以示敬意,然而周瑞这样的仆人,竟敢怂恿宝玉打破常规,暗示书房可不必要行此礼节。

  "别忘了,周瑞的职责本在于管理京畿和外庄的田租,"贾逸心中暗道,“这意味着他与乌进孝这样的庄头必然有所牵连。”

  "周瑞常往皇庄跑,对荣国府的田产收成了如指掌,但他会如实向主人汇报吗。”

  王熙凤的话语,让贾逸和秦可卿心中的疑虑愈发浓厚。

  乌进孝声称皇庄收成不佳,雹灾旱涝导致减产,贾府的地租自然减少,剩下的部分落入了乌进孝这样的蛀虫口袋。

  而乌进孝还需支付一部分给周瑞,以封住他的嘴巴。

  因此,在周瑞那里,皇庄就成了自然灾害频发之地。

  他会将这些信息向上级汇报,这无疑揭示了皇庄的真实情况。

  在繁花似锦的紫禁城深处,那些贵胄夫人如何应对生活的琐碎?

  她们沉醉于宫廷的宁静,仅凭家仆的口头报告,便判断天下事,即便内心存疑,也只得默然接受。

  宫中女性遵循着内敛的礼仪,尤其贵妇们更是如此,她们难以逾越规矩,亲自去探查实情,于是真相往往被掩盖在层层纱幕之后。

  “有趣极了,真是令人惊讶。

  一名寻常管家,竟牵扯出一条隐秘的人口交易网,

  而宁荣二府,似乎潜藏着更深的秘密。

  离开荣华府邸后,贾逸的心情依旧凝重。

  宁荣府的问题,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心头,一日不解决,一日无法轻松。

  “大人。”

  宁峨眉轻声随行,禀报道:

  “牙子帮会的底层成员,已悉数落网,送往刑部审讯。”

  贾逸深深吸气:“那些被焦大救出的孩子们,状况如何。”

  “以您的名义,已在官府捐赠了一千两白银。”

  宁峨眉话音未落,贾逸便插言:“每月都要捐赠一千两,资助他们扩展规模,庇护更多孤苦老人和流浪儿童。”

  “遵命。”

  宁峨眉坚定地点头。

  待一切安排妥当,贾逸方询问:“大雪龙骑和铁浮屠有何新动态。”

  "他们已驻扎在幽州边境附近。

  据袁将军的最新情报,幽州如今动荡不安,表面归属大乾,实际上已被乌丸势力渗透掌控。”

  宁峨眉轻叹,预感即将来临的战役将异常艰巨。

  乌丸在幽州的布局日久,早已与中原土地融为一体,想要像当年鞑靼那样轻易煽动背叛,几乎不可能。

  这些异族的抵抗,更为顽强。

  “传令雁门关的赤甲军,以及所有将领,整装待发。

  留守萧何镇守城池,其余人马北上幽州,随时准备平定叛乱,进而讨伐乌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