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千古七律黄鹤楼(1 / 2)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杨毅大笔一挥,呼吸间写下催颢这首千古名篇黄鹤楼。

  写完之后,就有人前来收卷。收卷之人,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就深陷其中。

  “好诗好诗……。”这人还不忘多看了杨毅几眼,随即匆匆忙忙拿着诗上了二楼。

  写完之后,杨毅就到外面等待结果。张晋与他是同一批进入,他出来见杨毅早就在外等着。

  走过来笑道:“看样子,师弟胸有成竹啊!”

  “彼此彼此!”

  杨毅心想,就这首黄鹤楼,别说在今天。就是在当时璀璨的大唐,亦可封神的存在。

  杨毅也看过这个时代的诗词,其中不乏有经典,但比起上世大唐那个时代,逊色不少。

  等待的时间很慢,足足一个半时辰,数千学子才依次全部写罢。

  阅卷的数十人,都是江都请来的夫子。从数千篇诗中挑选一百首出来,也的确为难他们了。

  不过这其中大多为口水诗,只一眼就被淘汰。真正写的好的,也就一百来首。

  尤其是杨毅这首黄鹤楼,让众多夫子爱不释手,毫无疑问的被选中。

  很快,一百首诗在争执中,也总算尘埃落定了!

  “各位大人,一百首诗已经确定。这其中有一首诗最为惊艳,几乎可以断定是第一。”

  一老夫子手里拿着一沓诗卷,向郭于等人汇报道。

  此话一出,胡雍不由嘴角微微上扬。他认为,老夫子所说必是胡清。

  要知道,胡清所作的诗,可是他早就请人写好,胡清只需抄写就行。相比这些学子,只有短短几分钟,哪里能写下什么好诗。

  郭于心中自然也清楚,微微一笑:“是吗?看样子,这写诗之人,胜券在握啊!”

  “读来听听。”

  刘淌不由眉头一皱,他也清楚这里有内幕。

  “是。”

  就见老夫子,清了清嗓子读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好诗好诗……。”

  “真的是一首好诗啊……。”

  此诗一念出,众人一片喝彩!

  就连刘淌都忍不住夸赞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好句,好诗。好一首登楼眺望,吊古怀乡之绝句。”

  刘淌自以为这诗必是郭于等请人所作,虽然心中不免遗憾,但也不得不承认此诗绝佳。

  而此时的郭于和胡雍面面相觑,眉头紧锁。

  阁中却还是一片夸赞之声,如此绝佳之作,那个文人墨客不喜爱。

  “真是一首好诗,会是他作的吗?”偏阁中,曹芸也是惊叹不已。

  她不由想起杨毅,那晚他们相见于元宵之夜,以诗结识。当晚,杨毅一首青玉案元夕,就已经俘获了她。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曹芸有些伤感的默默念叨着。

  也在感叹自己的命运。

  柳嫚熙也是一位才女,她听得此诗,却也沉迷!有那么一刻,甚至有些向往。

  可一想到这作诗之人是胡清,突然间就没了兴致!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