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父子唱双簧(1 / 2)

这事终于到了点子上了。

  永年帝正色道:“地方投献一事,不得不查。那些仗着自己是门阀的人,在地方上胡作非为,也是时候让他们付出代价了。”

  “不过嘛,也不能以此为借口,剥夺门阀的利益。如果真是他们的土地,无论多少,都不可追究。如果发现是以投献之名,则严令将百姓土地归还,补交齐历年税收即可免罪。”

  “为了保证门阀的利益,此事也不要闹大。靖王你不是查到了岭南的宜章县吗?就挑一些严重的地方,正好派遣此次新晋的进士,对这些地方进行彻查即可。”

  梁浩宇拜道:“儿臣遵旨!”

  永年帝点了点头,看向王欢:“王相,你觉得如何?”

  “这……?”

  王欢彻底懵了!

  到现在他才反应过来,永年帝这是和靖王唱双簧。至于真正的目的,他还真不敢确定。

  如果说永年帝这是针对门阀的决定,看着像,可又看着不像。

  岭南什么地方?穷乡僻壤。王欢这些大门阀,都瞧不上那些地。你永年要查,不查富庶之地?去针对一些偏远地方的门阀?

  刚刚还要杀人,现在又说只追投降的事?而且,只要补了钱,啥事没有?该是你的地,还是一分钱不交。

  这么一想,王欢倒是更觉得永年帝在变着法弄钱。如果只是弄钱,那对王欢来说,倒是不痛不痒。

  只要不影响大门阀的利益,无所谓。

  而且,他相信,永年帝绝不敢真把所有门阀得罪。

  想到这些,王欢拜道:“微臣自当谨遵圣命!”

  永年帝要的就是这种结果,点了点头:“那好,既然王相也没意见!那此事就这么办。从中挑出几个地,放一些新晋进士去地方上彻查此事。一来可以追缴一些钱两充裕国库,二来也算对这些进士考核。”

  “吾皇英明!”

  群臣拜道。

  永年帝继续道:“这件事既然是靖王提出,那地方与官员的指派,也就由靖王决定。”

  “大家有异议吗?”

  “臣等不敢。”

  “那好。”

  永年帝再次坐上皇位:“宣一甲进士进殿。”

  “皇上有旨,一甲进士进殿。”

  杨毅等人听到召见,立马进入金殿。

  众人纷纷跪地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年帝看向三十名进士,说道:“封。”

  “遵旨!”

  就见一名太监手拿圣旨,高呼道:“金科状元杨毅,赐封文渊阁编修,御书房行走。赏银百两,赐宅。”

  杨毅拜道:“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科榜眼王文忠,赐封文渊阁副编修。”

  “金科探花范同书,赐封文渊阁副编修。”

  ……一道圣旨,封了几十个官位。

  唯独张晋和张栋几个寒门出身没有赐封,而是待定。

  被赐封的,则全部都是留京的。

  最大的官也才正六品,文渊阁编修。不过别看只是正六品,这可是文渊阁编修。官不大,却是帮皇帝编辑修改的。还赐上书房行走,这可是莫大殊荣。

  等于说,杨毅从现在开始,就是永年帝的总秘书长。

  余下的进士,要么被破格留京,要么就被打发到了地方从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