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乱军兵临城下(1 / 2)

次日一大早,杨毅送别杨铁柱,又叮嘱一路小心。

  正如杨毅所想,杨毅除赵汾的消息一经走出,那些四处逃难的百姓,得知泰安来了个青天大老爷,纷纷开始往泰安逃难。

  短短一天,就有数千人前来投靠。杨毅对这些难民一视同仁,全部接纳进城。

  城中原先的百姓也都不排挤,他们都同情这些人,纷纷帮助这些难民安顿。

  人一多开支用度就多,本来可以撑一个月用度,现在撑死也就只能顶个二十天左右。

  为了不让百姓恐慌,杨毅并没有缩减粮食分发。这也是为了稳住原先的百姓,不然必会引起他们不满。

  先在杨毅每天想的事情,就是想着怎么去搞粮食。可现在凉州遍地缺粮,哪里还有粮食。

  “报……。”

  杨毅正在公堂上冥想,就见有人来报:“大人,城外来了一批人马,大约五千来人,看样子是流军。”

  “什么?”

  杨毅微微一惊,顾不得多想,立马起身赶往城头。

  陈武这些天一直在守城,城里现在有两万百姓,不过大多是老弱病残。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这几天挑选的二千人。

  虽然年轻力壮,但这些人没怎么训练,而且又没有武器装备,真要打起来又要减分。

  而此时的城外黑压压一片,目测五千来人。为首的骑着一匹骏马,手拿着斩马刀横着肩头,眺望着城头上的陈武。

  他身后还有百来匹战马,马背上都是身穿各类战甲的壮汉。

  剩下的人则参差不齐,手里都拿着趁手的东西,大约有个二千来人。

  再往后看,则是一群妇孺儿童。这一看,就是一群流民组建的乱军。

  个个都拖家带口。

  而且这群人看上去,精神状态也不咋滴,估摸着也是饿了好些天了。

  毕竟几千人队伍,想要在凉州吃饱,那是很困难的。

  “喂,城头上的人听好了。我们只是来借些粮食,识趣的送些粮食出城。否则,别怪我们要抢了。”

  陈武闻言,冷笑连连:“大胆反贼,尔等背反朝廷,还敢前来挑衅。我奉劝你们,最好离去。不然,别怪我刀下无情。”

  “大哥,怎么办?”

  这群人见陈武不给面子,问向带头人。

  带头的大汉,眉头一皱:“泰安城高墙厚,单凭我们这群人,是攻不下来的。实在不行,就只能另寻它法。”

  “大哥,我们可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们不吃可以,可妇孺儿童不吃,只怕撑不了多久了。”

  “是啊大哥,实在不行怎么去投靠刘力算了。”

  “不可,我们竟然叛出,又去投靠,这算什么?何况刘力此人,刚愎自用,用人唯亲,我们跟着他,早晚会被他害死。”

  “哎……。”

  “不是说泰安新上任的知府是个大好人?怎么就不肯借点粮食给我们?”

  “再等等吧!”

  他们说话时,杨毅已经登上城头。

  陈武拜道:“师弟,城外这群人一看就是乱军,还想让我送粮食给他们。”